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94节(1 / 1)

陈大壮召集其他两个头领,不悦的说道,

“这朝鲜真踏马的穷,这个村子就算抢光,估计也掏不出十两银子。”

周不通和张佳忌两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这得多穷啊。这局里的五十万两的任务得多久才能完成啊。

张佳忌说道,

“那是不是换个村子看看,万一这个是特例呢。”

陈大壮和周不通只好点点头。

于是又走访了几个村子,情况要比第一个村子好一点,但是都很穷,穷到让人没有抢劫的欲望。

于是三人只能把目光放到城市上面,这城市也该不会这么穷吧。

海州城是朝鲜黄海道的沿海大城,贸易繁盛。

大明远扬贸易局的船队出现在海州海面上后,发现沿岸有大量的船只。

还发现海州城居然正在打仗,打得可火热了。

陈大壮三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,只得派人上岸查探情况。

这一上岸不打紧,一上岸就遇到了大明的老乡。

一番打听后才知道,原来这海州农民起义,这附近的海盗纷纷参与。这海盗成员复杂无比,不仅有朝鲜人,还有明国人甚至倭国人,简直就是多国联军。

很明显多国联军也把陈大壮一行人也认为是海盗,还邀请他们一行人加入义军,攻克海州城,抢钱抢粮抢女人。

陈大壮三人顿时懵逼了,自己是来干什么的,好像就是来抢劫的。

现在不仅一文钱没有捞到,还踏马的拿出物资救济那些穷苦的朝鲜百姓。

真当我们是来做慈善的,老子可是来做生意的。呸,做尼玛生意,这种义军必须要参加。

这口号抢钱抢粮抢女人,我们就很喜欢。

于是陈大壮当即把盔甲一穿,外面套上一件烂衣服,反正冬季穿得臃肿也没有人怀疑,率领两百人登岸参加义军去了。

上了岸才知道这义军乱糟糟的差不多得有万余人,领头的是一个朝鲜人,据说叫什么龙傲天,好霸气的名字。

这海州城据悉城内军民高达两万,是黄海道有名的富庶城市。

陈大壮还准备联络一下领头人龙傲天,拜一下码头,就听见尖叫兴奋声响彻四周。

这海州城破了,义军纷纷冲入城内。

陈大壮一脸懵逼,还有这好事,还没有上场,这城就破了。我们现在也应该是义军吧,这入城发财也应该有我们的份吧。

于是陈大臣当即带领两百牛高马大的兄弟冲进城内,有样学样的。

果然这城市就是不一样,银子肯定是有的,粮食也是有的,女人也不是臭的。

义军在城内大肆劫掠,没有一点秩序。甚至分赃不均大打出手。

陈大壮也仗着牛高马大,很是拿下一些地盘。

其他义军见陈大壮等人牛高马大,又是装备精良,一看就不好欺负,于是躲得远远的。

抢到晚上,陈大壮等人清点了一下,银子一万七千两,粮五百石,其他财货若干。

陈大壮等人流泪满面,这终于见钱了,这些东西至少值个三万两。

按照这个标准,明日再努努力,黑吃黑什么的搞个十万两问题不大。

照这样搞下去,只需要在抢五座城,就可以完成局里的任务,回家过年。

说到这过年,这年踏马的好像就要过完了。

当夜陈大壮一行人在城内一个大院子休整,准备第二日再接再厉,为局里多搞点业绩。

天刚亮,就听见城外号角连天,然后义军哇哇大叫。

一番打听,这朝鲜的官军来了,至少有五千人。

陈大壮拍拍胸口,才五千人,我们义军可是一万余人,优势在我。

于是陈大壮准备去城中心找龙傲天,商议一下部署,这该出力还是得出力。

这刚一出门,就见义军们背着大包小包的直奔城门跑路了。

陈大壮顿时傻眼了,抓住一个明国的海盗质问道,

“你们跑什么啊,这朝鲜的官军都来了,我们义军的头领龙傲天难道不组织抵抗吗?”

明国的海盗弱弱的说道,

“我们不是海盗吗,这官军来了不是应该跑吗?还有龙傲天昨晚和倭国人抢女人,被杀了。”

陈大壮再次傻眼,这义军果然很复杂,这龙傲天果然很霸气,居然只闻其名无缘一见。

看着大家都跑了,陈大壮也准备开溜。但是东西又比较多,这东西又不是个人财产,可以小包一背直接跑路,这可是局里的财产。

陈大壮只能装车准备运走,这一拖时间就被朝鲜的官军堵在了城门口。

而城外此时却是朝鲜的官军漫山遍野的追杀所谓的义军,专挑那种背包的义军追杀。

当然也有朝鲜的官军准备进城发财,哦,是收复城池,这一下就和陈大壮的队伍给碰上了。

一见陈大壮一行人大车小车的,一看就是块大肥肉。又见陈大壮等人牛高马大的,是个硬茬子。

当即号角声响起,朝鲜官军很快聚集了过来,彻底把陈大壮一行人堵在了城门口。

大概扫视了一眼朝鲜的官军,大约两千人,人人身着皮甲,手持刀枪剑戟,看起来很精锐的样子。

陈大壮顿时感觉到一丝后怕,两百打两千?

陈大壮三人面面相觑,这光忙着照顾局里的财产,居然忘记了这可是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。

这被朝鲜的官军团团围住,这是站着投降呢还是跪着投降呢?是不是解释一下,我们真不是义军,我们就是路过的。

但是肯定这仗不能打,十倍悬殊的兵力,真是看不到一丝胜利的希望。

晋王事发了

京师正过着年,百官们都悠哉悠哉的。

表示从来没有过这么安稳的年,京师城外数十万大军保卫着我们的安全。

即使李大人非要在正月初五召开朝会,我们还是骂骂咧咧的去参加朝会,完全不存在李大人一手遮天,百官噤若寒蝉的状况。

毕竟我们还是敢说话的,私下连李大人都敢骂。至于朝堂上为什么不说话,那是李大人都是颁布的善政,都是有利于我大明的发展。

至于那些搞不懂的,什么开放贸易,新建水师这种劳民伤财的活动,肯定是李大人有他自己的深意,需要我们认真去揣摩去学习。

对于皇帝敕封李大人为太傅这件事,百官表示以李大人的威望,直接上太师得了。

这大商朝的闻太师,这大汉朝的董太师,这大宋朝的庞太师,还有我朝的张太师一看就是李大人的学习榜样。

这搞个文邹邹的太傅一看就和李大人的气质不是很匹配。

这天朝廷收到山西晋王府长史的密信,信中所言,晋王朱审烜私藏兵甲,暗中扩充卫队,意图谋反。

这消息瞬间就在朝堂上传开,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,不到一天时间连朝堂端茶送水的小吏都知道了。

三个内阁大学士赶紧找来朝廷柱石,辅政大臣李太傅商议对策。

李太傅态度很明确,这河南湖广的几个藩王遭了殃,藩王们扩充实力以求自保,这难道不是正常情况吗?

内阁大学士郑三俊顿时就怒了,这都私藏兵甲,这难道不应该派人去晋王府查探,再把晋王给押回京师受审,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藩王。

李太傅摆摆手,你郑阁老太过于敏感了,这事就不欢而散。

李太傅不作为,内阁必须要重视啊,万一真准备造反,这可是天大的事,现在的大明经不起藩王再来个叛乱了。

于是内阁指令山西巡抚到晋王府问罪,并让山西的地方军队戒严。

这天督察院的一个御史前去看望受伤在家休养的刘宗周大人,不小心说出了最近的一个传闻,晋王私藏兵甲,暗中扩充卫队,而我们的李太傅收受了晋王的巨额贿赂,选择暗中掩护。

这刘宗周如何能忍,这晋王犯禁违制,可是刘宗周这等卫道士不能容忍重点打击的对象。

于是刘宗周拖着伤体,进宫觐见崇祯皇帝,面对重重阻扰,刘宗周最后还是见到了崇祯皇帝。

一番交流,崇祯皇帝居然还不知有这回事。这全京师都知道了,就皇帝不知道,想想就有多可怕。

刘宗周顿时怒不可遏,给李太傅上了几条大罪,收受巨额贿赂,和地方藩王勾结,结党营私,阻碍言路,蒙蔽圣听。。。

听得崇祯皇帝也是直皱眉头,让刘宗周先回去,表示自己知道了。

刘宗周可不干,必须要马上把这个罪恶滔天的奸臣给处置掉,把嫉恶如仇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崇祯当然不能听信刘宗周的一面之词,刘宗周也死硬着不走,只能派人将刘宗周给请回去。

刘宗周无奈,只能去联络更多的同僚,对李太傅这种奸臣重拳出击。

崇祯这才问向身边的王承恩,王承恩表示自己今天一直陪在皇帝身边也不知道,把李太傅叫过来问问便知。

等到李适来后,崇祯怒气冲冲的说道,

“李卿,你告诉朕,为什么晋王谋反这么大的事情,你居然不通告给朕。”

李适当即可怜兮兮的说道,

“陛下,臣担心你的身体。”

就这么一句话,崇祯这气就升不起来了,但还是狐疑的说道,

“那为什么有人说你收受了晋王的巨额贿赂选择息事宁人。”

李适当即岳飞附体,自己这可比岳飞还冤,

“陛下,这都是冤枉啊,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,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如果说其他的罪状臣都可以认,但是臣真不爱钱。”

崇祯一想也是,李适搞钱的能力那都是顶流,会看得上晋王那点钱。

只见李适又说道,

“臣之所以还没有告诉陛下,一是担心陛下的身体。”

“二是现在这晋王究竟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,而朝堂上大臣们却群情激愤要求处理晋王。”

“陛下若是响应群臣的意见,直接处置晋王,那会不会让天下藩王和陛下离心离德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今读小说